关闭×
2025年 第1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4-01
上一期   
大肠腺瘤性息肉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出血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区永定, 汪鹏, 张家济
2025, 13(2):  2. 
摘要 ( 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大肠腺瘤性息肉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大肠腺瘤性息肉术后出血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择 2023 年 1 月至 12 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 300 例行 EMR 治疗的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为建模组,另于 2024 年 1 月至 6 月收治的 150 例行 EMR 治疗的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为验证组,根据建模组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出血将其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大肠腺瘤性息肉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采用 R 语言建立预测大肠腺瘤性息肉术后出血的列线图模型,最后评价模型拟合度和预测效能。结果 300 例患者中有 31 例患者发生了出血,出血发生率为 10.33%;建模组出血和未出血组患者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症、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态、体质量指数、息肉部位、切除息肉个数、是否有蒂、是否光滑等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 > 0.05),而年龄、性别、息肉大小、是否分叶等临床资料对比有显著差异(P <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息肉大小、是否分叶等均是大肠腺瘤性息肉 EMR 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

< 0.05);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为 0.851(95%CI:0.818 ~ 0.884);H-L 检验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χ2=5.365,P=0.3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大肠腺瘤性息肉 EMR 术后出血的列线图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值为 0.825;校正曲线预测值和实际值较为接近;当预测阈值概率为 6% ~ 87% 时,列线图预测大肠腺瘤性息肉 EMR 术后出血的净获益值较高。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大肠腺瘤性息肉经 EMR 术后出血风险的列线图有利于临床早期识别术后出血高危群体,同时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对医务人员制定术后出血防治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年轻结直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艳芬, 张宇浩, 周朝荣, 王成兴
2025, 13(2):  13. 
摘要 ( 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影响年轻结直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 2011 年 2 月至 2018年 1 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55 例年轻结直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病例(发生组)及 55 例排除异时性肝转移的年轻结直肠癌术后病例的临床资料(未发生组),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年轻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的同时性肝转移、病理分级、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家族史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同时性肝转移、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为年轻结直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81、1.142、1.501、2.734,P < 0.05)。结论 临床中可综合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合理评估患者异时性肝转移风险,以提高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生存率。

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胃癌化疗患者输液港植入中的应用
傅丽娟, 胡蒙
2025, 13(2):  20. 
摘要 ( 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胃癌患者输液港植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4 年 7 月至 12 月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40 例胃癌化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20 例。对照组采取术中 X 线透视定位导管位置,试验组患者采取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定位导管位置,对比不同方式对导管尖端的定位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穿刺次数、术中导管调整次数及 X线使用频率均少于对照组,但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1)。术后,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1)。试验组患者的导管异位、穿刺部位血肿、感染、气胸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胃癌化疗患者输液港植入术中应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优化了术中操作指标,降低了疼痛程度,改善了生活质量。

胃肠道间质瘤内镜诊治进展
滕帅, 李振凯, 翟真真
2025, 13(2):  24. 
摘要 ( 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有潜在恶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以往主要靠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内镜检查和超声内镜技术发展,提升了GIST的诊断和病理组织获取能力,内镜治疗优势明显,本文旨在对GIST的内镜下诊治方式进行综述。

腹腔镜胃癌 D2 根治术对老年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影响
朱佳妮, 李松, 陈国梁, 夏阿东, 汤杰
2025, 13(2):  28.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 D2 根治术治疗老年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金华医院 2022 年 10 月至 2024 年 11 月收治的 86 例老年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 43 例。参照组采用开腹胃癌 D2 根治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胃癌 D2 根治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以及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以及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炎症因子以及应激反应指标水平优于参照组,且 CD8+ T 细胞、CD4+ T 细胞百分比及其比值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2.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93%),差异有显著性(P=0.007)。结论 腹腔镜胃癌 D2 根治术治疗老年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因子以及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经验总结与探讨
王佐, 马瑞斌, 郭志豪, 于晓萍, 焦辉
2025, 13(2):  32. 
摘要 ( 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经验与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武警新疆总队医院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8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采用薄层解剖、吸引器刮吸法等技术,总结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80 例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平均 40min(35 ~ 110min),术中失血量平均 35ml(5 ~ 50ml),住院时间平均 7d(5 ~ 8d)。所有患者成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 4 例。5 例出现胆汁漏、出血、胆管狭窄、残留结石及胆管损伤严重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 2.78%。结论 胆管手术因其复杂的解剖结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并非腹腔镜手术的一种失败,应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降低术后的并发症。

保乳手术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分析
王建军
2025, 13(2):  34.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保乳手术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赤峰市妇产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确诊并入院治疗的 80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乳手术 + 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均追踪随访 3 个月,了解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7.5%,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相比,保乳手术能够缩短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

瑞马唑仑在甲状腺切除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贾建楼, 李莎莎
2025, 13(2):  37.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瑞马唑仑在甲状腺切除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及镇静效果。方法 选取 2023 年 2 月至 2024 年 11 月于盐城市建湖县人民医院行甲状腺切除术的 72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各 36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给药前,两组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及镇静情况无显著差异(P > 0.05)。镇静后,研究组患者各时段的脑电双频指数与改良警觉 / 镇静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1)。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且各时点血糖、肾上腺素及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研究组患者的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应用瑞马唑仑全身麻醉,有利于合理控制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陈勇彪
2025, 13(2):  41. 
摘要 ( 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句容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患者 82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41 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 41 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患者的手术指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 分别为(61.18±7.52)min 比(93.35±10.86)min、(4.31±1.28)d 比(9.95±2.76)d],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38.91±5.67)ml 比(90.38±10.46)ml],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 [(18.98±5.17)h比(42.25±8.92)h],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1)。观察组中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对照组出现并发症 5 例,分别为腹腔感染 1 例、切口感染 2 例、胆瘘 2 例,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χ2=7.318,P=0.017)。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

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研究
梁小雷
2025, 13(2):  45.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四六医院在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0)实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30)实施腹腔镜联合胆管镜经胆囊管胆管探查取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应激反应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应激反应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 -α、白介素 -6、C 反应蛋白及血清淀粉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肾上腺素、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低于对照组,丙二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发生 1 例胆瘘、1 例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6.67%;对照组发生 3 例胆漏、2 例腹腔感染、2 例胆管出血,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显著性(χ2=5.192,P=0.023)。结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通过腹腔镜联合胆管镜经胆囊管胆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可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炎症因子以及应激反应指标。

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癌胚抗原与糖类抗原125联合检测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刘兆晶
2025, 13(2):  50.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糖类抗原 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1 月宿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 56 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肝癌组,56 例良性肝病(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患者作为良性肝病组,56 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 AFP、CEA 和 CA125 的水平,评估 AFP、CEA 和 CA125 单一指标及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 肝癌组的 AFP、CEA 和 CA125 水平均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P < 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显示,AFP、CEA 与 CA125 联合的曲线下面积为 0.967,敏感度为 91.07%,特异度为 93.75%,均高于 AFP、CEA、CA125 单一指标。结论 AFP、CEA 与 CA125 联合能显著提高肝细胞癌的诊断效能,相较于单一标志物检测,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与 T 形管引流术在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疗效对比
于洋, 王洪华, 杨国保, 朱军君, 陈胜男
2025, 13(2):  54.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与 T 形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 2021 年 6 月至 2024 年 5 月盐城市响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 108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54 例。两组均实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放置 T 形管引流术,试验组给予一期缝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肝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1)。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 > 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肝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术后 48h,试验组患者各炎症因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试验组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低于对照组,总胆红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1)。且试验组术后 1 个月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1)。试验组患者总发生率为 3.70%,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疗效优于 T 形管引流术,可减轻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肝功能与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腹腔镜联合硬质胆道镜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分析
王茂强, 黄涛, 赵建波, 孙海峰, 陈正修, 何灵生, 王建宇, 梁锋, 廖剑明, 黄焕基
2025, 13(2):  60.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肝胆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 + 硬质胆道镜弹道碎石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东莞市凤岗医院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的 25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 2020 年 1 月至2024 年 8 月东莞市凤岗医院接受腹腔镜 + 硬质胆道镜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的 25 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评价组间围手术期参数、免疫功能、并发症、肝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残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1)。术前,两组患者的 IgA、IgM、IgG 水平、肝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IgA、IgM、IgG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γ- 谷氨酰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结合胆红素、总胆汁酸及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1)。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24.00%,观察组为 4.00%,差异有显著性(P < 0.001)。结论 腹腔镜 + 硬质胆道镜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可以优化围手术期参数,减少并发症,改善肝功能与胆汁生化指标。

全腹腔镜下改良三角吻合术对乙状结肠癌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术后疼痛的影响
程波
2025, 13(2):  65.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全腹腔镜下改良三角吻合术对乙状结肠癌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4 年 6 月麻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乙状结肠癌患者 80 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40 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重建治疗、全腹腔镜下改良三角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肠道恢复情况以及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的肠管切除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的消化道重建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更短(P < 0.001);且研究组患者术后第 1 天、第 3 天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01),但术后第 5 天,两组的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性(P > 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12.50%,研究组为 10.00%,差异无显著性(P > 0.05)。结论 相比于腹腔镜下辅助小切口重建治疗,采用全腹腔镜下改良三角吻合术治疗乙状结肠癌患者,效果一致,且患者肠道功能恢复较快,术后疼痛程度较轻。

个体化膳食营养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徐伯群, 蔡丙华
2025, 13(2):  69.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个体化膳食营养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6 月南通大学杏林学院附属如东医院收治的 60 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常规营养干预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膳食营养干预,对比两组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不良事件。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术后 7d,两组 CD3+、CD4+T 细胞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 CD3+、CD4+T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术后 7d,两组 CD8+T 细胞水平较术前均有所降低(P < 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 > 0.05)。术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术后 7d,两组患者的白介素 -6、TNF-α、C 反应蛋白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67% 比 26.67%),差异有显著性(χ2=4.320,P=0.038)。结论 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患者采取个体化膳食营养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腹腔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凯
2025, 13(2):  73.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对于腹腔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2 年 10 月至 2024 年 6 月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行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 50 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5 例。对照组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之上行腹直肌阻滞,比较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开始时瞬时血压情况优于对照组,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可起到良好镇痛效果。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峥, 梁立军
2025, 13(2):  77.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不同疗效。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于苏州市相城区漕湖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 80 例,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20 例)和观察组(60 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短,手术出血量较少,且疼痛持续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10.00%、30.00%,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患者,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术后恢复效果。

外剥内扎术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肛门功能的影响
庄国栋, 吴立伟
2025, 13(2):  81.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外剥内扎术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3 年 1 月至 12 月密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60 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实施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及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不同时间下肛肠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 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Williams 标准评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1)。术后 1 个月,两组肛肠动力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 > 0.05);术后 3 个月,两组肛肠动力学指标均较术后 1 个月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3.33%,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环状混合痔患者通过外剥内扎术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可提升临床效果,有效改善肛门功能,并发症总发生率低。

外剥联合自动痔核套扎术在混合痔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分析
范智灿, 胡丽
2025, 13(2):  85.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外剥联合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8 月至 2024 年 8 月中山市南区医院收治的 50 例混合痔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25 例。对照组实施外剥内扎术,观察组实施外剥联合自动痔核套扎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肉芽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1)。观察组患者术后静息、收缩状态肛门括约肌最大压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 6h、12h、 1d 及 3d 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1)。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出现2 例创缘水肿、1 例尿潴留,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χ2=3.192,P=0.074)。结论 外剥联合自动痔核套扎术的开展,可改善混合痔患者的肛门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减轻围手术期疼痛。

经括约肌间切开虚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分析
谢峰
2025, 13(2):  88.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高位复杂性肛瘘应用经括约肌间切开虚挂线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玉林市容县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2021 年 6 月至 2024 年 6 月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 9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45 例和对照组 45 例,观察组采用经括约肌间切开虚挂线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切割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创面愈合时间、疗效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100.0% 比 91.1%),差异有显著性(P < 0.01)。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1)。术前,两组患者的失禁评分无显著差异(P > 0.05);术后 3 个月及术后 6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失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术后 1d、2d,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1),但两组术后7d、10d VAS 评分无显著差异(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2.2%,无患者复发,其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1)。结论 经括约肌间切开虚挂线手术方案可以缩短患者住院周期,减轻疼痛感,而且短期和长期的疗效均符合良好预期。

头孢曲松联合奥硝唑用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抗感染治疗效果
秦佳, 何庆时
2025, 13(2):  93.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患者使用头孢曲松联合奥硝唑抗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2023 年 5 月至 2024 年 5 月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80 例常规术后抗感染(氨曲南 + 奥硝唑)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并同期回顾术后 80 例按照头孢曲松 + 奥硝唑抗感染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针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治疗 5d 后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体温、住院时间进行统计。结果 手术当天,两组患者的体温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术后 1d、3d、5d,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 -6 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 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 -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1)。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75% 比 12.50%),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针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患者开展头孢曲松 + 奥硝唑抗感染治疗,可以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延续护理模式在提升胰腺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段丽莎, 李灿
2025, 13(2):  97.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模式在提升胰腺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3 年 12 月至 2024 年 12 月中日友好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胰腺肿瘤患者 10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和护理 30d 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 0.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延续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胰腺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生活质量评分。

零缺陷护理干预在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李恒
2025, 13(2):  101.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零缺陷护理干预在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 年 8 月至 2024 年 9 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胃出血患者 76 例,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8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联合零缺陷护理干预,两组均完成 2 周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希望水平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和希望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希望水平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P <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行为、认知及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1)。干预后,观察组对各项的满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零缺陷护理干预用于胃出血患者中效果良好,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提升希望水平,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疼痛护理干预改善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价值探讨
顾悦
2025, 13(2):  106. 
摘要 ( 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 纳入 2022 年 12 月至 2024 年 12 月常熟市梅李人民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 6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4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疼痛情况、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护理总满意情况。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 12h、24h、48h 时的 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1)。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74)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护理后,观察组的 PSQI 评分较对照组更低,GQOLI-74 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 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显著性(P=0.037)。结论 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胆囊结石患者,对患者术后康复中有显著的效果,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

手术室综合护理在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杨洋, 李毛毛
2025, 13(2):  110.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取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2 年 2 月至 2024 年 2 月收治的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 8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手术室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的疼痛评分,以及术前访视及术后 3d 患者的心理评分、护理后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 1h、3h、6h、12h 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 3d 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对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采取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消极情绪和预后,缓解疼痛程度。

运动康复抗阻训练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夏培培, 曹明英
2025, 13(2):  114.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运动康复抗阻训练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如皋博爱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 80 例,均为女性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训练,n=40)、观察组(实施基于运动康复抗阻训练,n=40),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肩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上肢淋巴流量、双侧上臂周径、双侧上肢体积差。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 <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情况、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上肢淋巴流量更高,双侧上臂周径、双侧上肢体积更小,且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更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1)。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1)。结论 针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术后开展运动康复抗阻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上肢淋巴流量、双侧上臂周径、双侧上肢体积差及肩关节活动度,且在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提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护理流程重组联合舒适护理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作用
邱文丽
2025, 13(2):  119.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护理流程重组联合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 2024 年 1 月至 12 月收治的 100 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护理方案差异分为研究组(n=50)、基础组(n=50)。基础组给予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用护理流程重组联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入院时与出院时心理状态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基础组,术后 48h 疼痛评分低于基础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相关评分无显著差异(P > 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抑郁症状群量表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评分均低于基础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1)。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基础组,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护理流程重组联合舒适护理能够改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和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

赋能理论的多维护理干预对腹腔镜结肠癌术后患者的影响分析
濮呈艳, 许亚静, 宋鹏
2025, 13(2):  123.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赋能理论的多维护理干预对腹腔镜结肠癌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腹腔镜结肠癌术后患者,根据干预方法分为试验组(40 例)和对照组(4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接受赋能理论的多维护理。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状况、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及普通食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1)。两组患者术前的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GIQLI)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两组患者的 GIQLI 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改善,且试验组患者 GIQL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0% 比 15.00%),差异有显著性(χ2=3.913,P=0.048)。结论 赋能理论的多维护理干预显著加速了腹腔镜结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胆囊结石手术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应用效果
韩笑, 王玉霞
2025, 13(2):  127.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和研究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胆囊结石手术护理路径的构建方式与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扬州大学附属兴化市人民医院 2024 年 1 月至 12 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 7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奇数为对照组(35 例),实施常规手术护理,偶数为观察组(35 例),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手术护理路径干预。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 7d 生活质量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5.71%,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胆囊结石手术护理路径的应用,能提升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专科护士的干预模式在 混合痔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蔡娟娟, 张秋香
2025, 13(2):  131.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专科护士的干预模式在混合痔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2 年 5 月至 2024 年 4 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混合痔手术患者 132 例,采用信封法分为两组,各 66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专科护士的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疼痛程度、心理应激反应、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压力知觉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10 评分及健康调查量表 36(short form 36,SF-36)评分无显著差异(P >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 MCMQ 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两组患者的疼痛和心理应激反应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和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且 VAS 评分及 PSS-10 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3.03%,显著低于对照组(12.12%),差异有显著性(P=0.048)。结论 专科护士的干预模式用于混合痔患者手术中效果良好,能改善患者医学应对方式,

减轻患者疼痛和心理 应激反应,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互联网 +”护理服务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王玉霞, 周小江
2025, 13(2):  135.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互联网 +”护理服务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兴化市人民医院 2023 年 2 月至 2024 年 2 月收治的 90 例慢性伤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使用“互联网 +”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的伤口愈合情况、伤口护理指标、护理满意度、伤口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有效率为 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换药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伤口感染、伤口糜烂、创伤性皮炎等伤口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互联网 +”护理服务应用于慢性伤口护理中,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提高伤口愈合率,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胺碘酮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甲状腺多发结节 1 例
赵斐, 宋陈芳, 李想, 蔡宏宇
2025, 13(2):  140. 
摘要 ( 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胺碘酮是一种富含碘的苯并呋喃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心律失常。胺碘酮含碘量较高,每200mg 含碘 75mg,而且分子构型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相似。15% ~ 20% 使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会发展为甲状腺毒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潜在疾病诱因包括存在具有自主功能的甲状腺组织,如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或 Graves 病,以及碘摄入量低和 / 或居住在碘缺乏地区。当接触过量碘后,隐匿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将被暴露。本文通过对 1 例因胺碘酮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甲状腺多发结节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1 例腹膜后巨大肉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于建宇, 高建光, 王国成, 周良
2025, 13(2):  142. 
摘要 ( 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腹膜后间隙容纳多种组织和器官,发生的肿瘤种类繁多,起病隐匿,诊断和治疗均具有挑战性。脂肪肉瘤是最常见的腹膜后恶性肿瘤,约占 50%,预后与分型、分级和分期密切相关。手术完整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但巨大肿瘤常侵犯周围脏器,切除难度大。本文报道 1 例腹膜后巨大肉瘤,手术切除疗效满意,结合文献复习总结经验体会,以期提高认识水平。

1 例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患者术后感染用药分析
孙琛 , 孟凯 , 宋艳芳
2025, 13(2):  146. 
摘要 ( 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阑尾炎属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原因之一,通常可分为急性和慢性阑尾炎(通常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阑尾管腔阻塞与细菌侵入是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病因,根据临床过程和病理解剖学变化可分为 4 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阑尾炎起病急,发展迅速,并发症较多,好发年龄为 10 ~ 30 岁(特别是 20 ~ 30 岁的青壮年以及男性)[1]。其中坏疽性阑尾炎为阑尾已局部或全部因血供障碍导致阑尾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的急性阑尾炎,阑尾腔内脓肿、压力升高,此时阑尾根部和尖端易发生穿孔,若感染继续扩散可形成弥漫性腹膜炎 [2],属重型阑尾炎,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而术后感染不易控制,且部分患者于术前可能已存在腹腔感染,手术难以完全清除所有感染组织,导致术后腹腔感染风险较高 [3]。对于此类重型阑尾炎或术后并发感染患者,应尽快控制感染扩散,降低并发弥漫性腹膜炎及血行感染等的风险。因此,安全、有效、合理地进行抗感染治疗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 1 例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患者术后感染诊治过程的分析与评价,对其治疗原则、抗感染治疗方案的选择、优化调整及用药监护等方面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