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竖炉型烧结矿冷却及余热回收技术的研发,解决了其主要技术难题,基于干法熄焦技术原理,构建了竖炉型烧结矿冷却及余热回收工艺。研究表明,采用竖炉型烧结矿冷却及余热回收技术可有效提升热烧结矿余热资源的回收率与再转化效率,降低烧结生产的工序能耗。
针对配用低黏结煤所导致的配合煤黏结性能指标无法准确预测的行业难题,研究了常用的低黏结煤种分别配用及同时配用5%~25%时对配合煤黏结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配合煤的大多数黏结性能指标而言,配用这2种低黏结煤种时,其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同时,首次发现b值也可以通过文中建立的关系式较为准确地预测。
针对焦炉立火道内的废气循环燃烧多浓度场过程开展数值模拟,详细研究了空气和煤气入口尺寸及废气循环对NOx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NOx绝大部分是在上升立火道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高温区生成;增加外循环烟气量可以降低燃烧温度和缩小高温区域,从而降低NOx生成量;当外循环率为20%时,最高温度降低88 ℃,温度场更加均匀;当入口面积减小为原来的1/2时,内循环率增加至原来的1.95倍,NOx排放量降低13.7%。
针对马钢2座7.63 m焦炉炉顶表面平整度变差、装煤孔移位问题,进行了装煤孔底座找正和炉顶表面砖翻修的技术实践,统一装煤孔标高,使炉顶表面形成坡度。对表面砖材质进行改进,并重新设计安全通道砖,翻修效果显著,可为国内超大型焦炉炉顶表面翻修提供参考。
介绍了焦炭的气孔结构、光学组织、微晶结构、矿物组成及这些结构的测试研究方法,总结了焦炭结构组成对焦炭性能指标的影响。焦炭结构是影响炼焦煤与焦炭性质的关键因素,关系到精细化配煤和优化焦炭质量。对焦炭微观结构的调控有望成为指导精细配煤的重要方法。
对焦炉烟气中SO2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与数据分析,为焦炉烟气净化的设计提供依据,还可通过调整操作、更新检测方法等措施,更准确地检测SO2的变化。
炼焦生产过程中焦炉烟囱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为焦炉煤气燃烧后产生的废气,主要有SO2、NOx及烟尘等,这些都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焦炉烟气中NOx生成机理,继而采用焦炉煤气贫化技术,可以减少烟气中NOx的含量,并且从源头上减少NOx的生成。
通过干熄焦工程实例,分析了干熄焦锅炉主蒸汽参数、凝汽参数、循环水系统和汽轮机组的效率对干熄焦热力系统投资和发电量的影响。提高干熄焦热力系统的发电量应根据工程特点进行多方案投资和收益比较,从设计阶段开始选择合理的发电方案。
介绍了干熄炉循环冷却工艺及装置改进的基本情况。改造了干熄焦循环气体冷却器,提高了干熄焦循环效率,为干熄焦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在市场环境向好的条件下,对已凉炉至常温的4.3 m焦炉进行修复。介绍了焦炉砌体现状以及砌体修复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焦炉修复后可恢复生产,跑烟冒火现象减少。
干熄焦环境除尘系统阻火器进出口温度高,经常报警造成除尘风机连锁停机,干熄焦生产被迫中断。通过在阻火器前增加配风阀系统,使除尘系统温度降低,改善了除尘风机的生产状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介绍了轻质洗油替代国标洗油在柳钢焦化厂粗苯生产中的应用情况,统计数据表明,使用轻质洗油能明显改善循环洗油质量,降低洗油消耗。
简要论述了现有沥青产品及其生产工艺,介绍了一种适合大规模焦油加工的新工艺。该工艺采用蒸馏与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同时生产多种沥青产品,操作灵活,安全可靠,产品品种多、质量好,为大规模焦油加工工程提供新工艺。
介绍了多种沥青成型造粒工艺,重点阐述了水下成型造粒工艺控制要点,对沥青造粒温度、沥青成型泵的选择、沥青成型机喷嘴的使用、成型水池水流向、成型后的沥青结块等进行了改进。
利用循环氨水的余热驱动溴化锂装置制取16~18 ℃的冷水,提供初冷器、脱硫预冷器及终冷器等设备需要的冷水,降低燃气或者水蒸汽等能源消耗,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介绍了焦油渣回配炼焦技术、焦粉制备回配炼焦技术、除尘灰利用技术和焦化污泥处理技术,评述了几种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优缺点,为焦化企业选择固废处理工艺提供参考。
采用以氧化-混凝沉淀为主的工艺处理熄焦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良好,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GB 16171—2012中表1间接排放标准,可作为熄焦补充水。
对焦化领域的VOCs放散气在收集、输送和无害化治理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了VOCs放散气引入负压煤气系统的工艺技术,针对企业VOCs放散气处理时普遍存在的环保问题提出相应的工艺技术建议。
根据焦化废水的特点及水质情况,对原有焦化废水系统进行了改造。采用内置生物填料的改良生物法,总氮脱除效率由原来的58%提高到95%,可以控制外排水总氮含量在20 mg/L以下,实现焦化废水达标排放。
由于硫氰化物是影响焦化废水脱氮的主要因素,所以对焦化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改造时,在生化系统前增加了预脱氰池,有效降低了废水中硫氰化物的含量,以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系统稳定运行。
ISSN 1001-3709 CN 21-1164/TQ 主管主办: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国内邮发代号: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