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5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1-23
上一期   
综述与专论
用图像分析法与光度计法测试煤的镜质体随机反射率的对照研究#br#
郭德英,  李东涛,  马 超,  代 鑫,  刘 洋,  徐荣广
燃料与化工. 2025, 56(1):  1-4. 
摘要 ( 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首钢常用炼焦煤分别用图像分析法和光度计法进行镜质组随机反射率的测定,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发现图像分析法测试镜质体反射率结果偏差更小,实验结果重复性更好。
降低干熄焦烧损率的研究方向
王华明 刘海涛
燃料与化工. 2025, 56(1):  5-7.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介绍了干熄焦烧损的定义,估算了零烧损下的产汽率及部分产汽率下的烧损率,分析了烧损对企业经济
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造成烧损的原因,提出了进一步降低干熄焦率的研究方向。
煤焦技术
不同炉型焦炉焦炭质量差异的原因分析
张 军 秦 云 刘 睿 黎汉琪 黄 翼
燃料与化工. 2025, 56(1):  8-11. 
摘要 ( 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配煤结构相同、焦炉生产稳定的情况下,对6 m、7 m 和7.63 m 3 种炉型的焦炭质量冷强度、热强度及其
波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入炉煤堆密度、煤料的偏析、结焦时间、焦炉温度等方面对3 种炉型焦炭质量的差异
进行了初步分析。
焦炉不同结焦时间配煤结构研究及应用
刘颖义
燃料与化工. 2025, 56(1):  12-14. 
摘要 ( 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研究焦炉结焦时间对炼焦煤结焦性能的影响,利用其相关性制定优化配煤方案,利用试验焦炉优
化确定不同结焦时间下的最佳配煤结构,从而降低配煤成本。宣钢焦化厂焦炉在非常态化生产条件下,实现了
低成本配煤生产;在常态化生产条件下,低价弱黏结性炼焦煤配比达到3 9%,取得了历史突破。可为后期焦炉
调整结焦时间匹配相应的配煤结构提供数据支撑。
7.5 m 大型焦炉投产后稳定炉温控制的改进措施
赖祥栋 熊座财
燃料与化工. 2025, 56(1):  15-17.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 5 m 大型焦炉投产后出现加热不均匀现象,导致炉温控制不稳定,影响焦炭质量和加热成本。通过对
煤气加热系统优化改造、砖煤气管道喷补以及斜道清理等措施,提高了焦炉加热均匀性,保证了炉温稳定。


俄罗斯炼焦煤在宝钢湛江钢铁的配用实践
张俊波 朱明星 洪海球 梁 泳
燃料与化工. 2025, 56(1):  18-21.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降低用煤成本,湛江钢铁试用了4 种俄罗斯炼焦煤,并对单种煤性质进行了检测分析,结合单种煤
小焦炉模拟炼焦试验结果进行了实际配用,并对配用结果进行了总结。由生产实践可知:俄罗斯煤配入比例控
制在6% ~ 1 6%,焦炭各项指标基本满足5 0 5 0 m3 大高炉生产要求; 随着俄罗斯煤配比的增加,配合煤的灰催
化指数上升,焦炭反应后强度CSR 下降。在生产中适当配用俄罗斯煤,可保障焦炭性能满足生产要求,同时降
低用煤成本。
干熄焦炉内衬智能拆除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谭德灯
燃料与化工. 2025, 56(1):  22-25.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干熄焦炉内衬人工拆除在近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从施工难度、施工环境、人工成本和安全性等一
系列角度着重分析了干熄焦炉内衬拆除一直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智能拆除技术。由于干熄焦炉检
修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同时考虑人工成本等问题,智能拆除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市场的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该研究也可为干熄焦炉内衬拆除技术的优化提供指导意义。
新型7 m 焦炉砌筑质量控制研究
牟 彪
燃料与化工. 2025, 56(1):  26-28.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焦炉砌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焦炉的使用寿命,在酒钢1#、2# 焦炉优化升级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
通过组织新型7 m 焦炉砌筑,结合焦炉炉体结构特点及日常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砌筑过程中影响焦炉砌筑质
量的因素进行探索研究,最终总结出新型7 m 焦炉的砌筑质量控制措施。
推焦过程中断分析与对策
陈弟钦
燃料与化工. 2025, 56(1):  29-31.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5 m 焦炉开工以来因各类故障及问题导致推焦过程频繁中断,造成二次大电流推焦,对设备和生产危害
巨大,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中断问题,通过自主分析、研究和实施的方案,将推焦过程中断事故降低至98%。
焦炉加热系统智能巡检方案分析及应用
刘兆强 李果绵 商孝鹏 党 平 王建勇 彭 磊
燃料与化工. 2025, 56(1):  32-34.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焦炉加热系统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数字化温度检测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辅助功能,同时参考当前的应
用情况,体现出焦炉加热系统智能巡检方案的现实意义。
煤气净化与化学产品加工
制氮机富氧尾气回收用于焦化含硫废液制酸工艺的技术研究#br#
刘元德,  张文征,  董 峰 李令新,  张雄飞,
燃料与化工. 2025, 56(1):  35-38.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制氮机富氧尾气回收用于焦化含硫废液制酸工艺的富氧燃烧进行了理论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制氮
机富氧尾气,完全可以代替氧气和空气混合制取的富氧空气,应用于焦化含硫废液制酸工艺中,具有良好的经
济效益。同时,针对制氮机富氧尾气排放的特点,对现有的富氧尾气回收工艺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减少硫泡沫制酸系统副产稀硫酸的措施
白贵宁 高向宏
燃料与化工. 2025, 56(1):  39-41.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焦化硫泡沫制酸系统副产稀硫酸产量的影响因素,并通过降低系统氧硫比等控制措施,在确保
动力波洗涤器后烟气温度< 6 0 ℃,满足烟气净化要求的前提下,可有效减少稀酸产生量,为系统稳定运行创造
条件。
焦炉煤气净化系统开工调试
吕义国
燃料与化工. 2025, 56(1):  42-44.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煤气净化系统的工艺流程、控制指标、工艺特点以及开工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为企业开工调试提供参考。
降低焦炉煤气含苯量的措施与效果
贺文奇
燃料与化工. 2025, 56(1):  45-46. 
摘要 ( 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回收车间煤气净化过程中煤气含苯的实际状况,针对净化后煤气含苯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
定出一些控制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
焦化厂蒸汽平衡系统探究与开发
梁 峰,  毕 成,  侯冬梅,  张 丹,
燃料与化工. 2025, 56(1):  47-52. 
摘要 ( 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介绍了蒸汽平衡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基础上,展示了基于A u t o C A D 开发的蒸汽平衡系统,包括系统中
设定的对象及提供的功能。结合某简化工程实例,介绍了系统的使用方法及系统创建的产品,给出了蒸汽平衡
系统发展的方向。
热泵蒸氨工艺在鞍钢鲅鱼圈的应用
王春业 崔思强 代 成 武 斌
燃料与化工. 2025, 56(1):  53-55.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热泵蒸氨工艺概况以及其在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的应用情况。在原设计基础上,对热泵
蒸氨工艺的不凝性气体管线、MV R 压缩机入口及系统安全性等进行了局部改进。改进后系统稳定,安全系统明
显提高,在同类企业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焦化废水总氮的研究
张合宾 申中美 谷文彬 杨建华
燃料与化工. 2025, 56(1):  56-58.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焦化废水总氮进行分析,确定总氮的组成和来源;对焦化废水处理过程进行研究,得出焦化废水总
氮的分解转化规律,提出改善废水处理运行状况的措施。
干熄焦放散气SDS 脱硫实践
许功名 陈细涛
燃料与化工. 2025, 56(1):  59-61.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SDS 干法脱硫技术在干熄焦放散气处理中的应用,包括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和工艺系统等。通过运
行实践,干熄焦放散气处理后SO2 浓度小于30 mg/m3,干熄焦地面环境除尘站烟气SO2 排放浓度小于50 mg/m3,达
到国家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