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编辑委员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焦化废水处理研究综述
尚彦宏 侯冬梅, 刘原麟, 赵璐璐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5
): 1-3.
摘要
(
170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焦化废水的产量也随之增高。因焦化废水存在难以降解、污染程度高等问题,
一直受到焦化行业广泛关注。通过重点论述和分析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对焦化废水处理的未来研究方
向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一种科学量化评价炼焦煤的方法
范 程, 肖建生, 朱新民 翟晓亮, 肖正浩,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6
): 1-.
摘要
(
128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炼焦煤炼焦机理的分析,选取了G、lgMF、Y、M40,小、CSR 小、MCI、Ad、St,d 8 个煤质特性参数来科
学量化地评价炼焦煤。为煤炭采购人员采购性价比高的炼焦煤提供依据和指导优化配煤结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焦化粗苯产率模型的建立
徐东升 李宏武 赵 春 胡 永 罗瑞源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6
): 6-.
摘要
(
82
)
可视化
收藏
影响焦化粗苯产率的源头是原料煤和焦炉温度,对原料煤指标和焦炉温度与粗苯产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
表明,粗苯产率与配合煤挥发分、炉温的相关系数较大,通过多元回归得到较准确的粗苯产率模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焦化VOCs 焚烧治理工艺及优化
马 腾 杨鸿志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6
): 69-.
摘要
(
63
)
可视化
收藏
对焦化VOC s 治理工艺进行了对比, 通过工艺优化, 在VOC s 治理系统中, 可以取消酸碱洗涤塔。
通过对气体爆炸极限的分析,明确了精简V O C s 治理系统的合理性。生产运行稳定可以证明,煤气净化区域的
V O C s 进入焦炉焚烧的工艺思路是正确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焦炉烟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排放特征及产生机制
刘 杰 刘仕虎 王 芳 季守军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6
): 54-.
摘要
(
60
)
可视化
收藏
在线监测了焦炉烟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浓度分布,研究了炼焦生产过程非甲烷总烃的排放规律。结果表
明:焦炉烟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浓度与焦炉加热系统换向操作、加热燃气种类、焦炉装煤操作、结焦时间以及炉
龄等有关,非甲烷总烃主要源于荒煤气窜漏、加热煤气窜漏及加热换向期间煤气道内残余煤气进入了下降废气。
上述研究结果为焦炉烟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源头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
7.63 m 焦炉环保超低排放改造的实践
张 军 黎汉琪 严铁军 徐 成 王晓明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6
): 62-.
摘要
(
59
)
可视化
收藏
以7 . 6 3 m 焦炉环保超低排放改造为实例,研究和探讨了焦炉污染物排放治理的技术和方案。通过优化
加热制度、炉体维护攻关、消除炉墙窜漏等源头治理措施和脱硫脱硝改造、地面除尘站提标、车辆密封性改进
等设备设施升级,实现了焦炉的超低排放改造,对焦化行业的环境治理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7.
干熄焦放散气代替部分焦炉加热燃气的燃烧过程模拟研究#br#
刘 杰 张代华 张福行 蔡飞翔 郭道清 沈新峰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5
): 4-8.
摘要
(
55
)
可视化
收藏
以JN-70 型焦炉混合煤气加热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 Fluent 软件对干熄焦放散气代替部分燃气的燃烧过
程进行稳态模拟研究,分析了干熄焦放散气的配入对立火道内压力场、温度场、浓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气中
配入5% 干熄焦放散气时,立火道的最高温度不变,高向加热的均匀性有所提高,且烟气中的NOx 浓度变化不大。因
此,焦炉燃烧室配入干熄焦放散气替代部分燃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8.
包钢集装箱式翻车机升级改造与实践
王晓峻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6
): 72-.
摘要
(
52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适应铁路系统逐年增加大容量车皮和集装箱运输的提效管理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通过对包钢
股份煤焦化工分公司现有设备落后的翻车机现状分析,决定升级改造为先进的集装箱敞车两用翻车机。改造后
使用效果良好,节约了大量厂内倒运费用,避免了倒运产生的扬尘污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9.
超高温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干熄焦锅炉及发电工艺模拟分析#br#
贾 壮, 李 桦, 任 众, 陈廷山, 孙 卉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6
): 8-.
摘要
(
51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超高温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干熄焦锅炉及发电系统工艺流程的模型,应用Aspen HYSYS 软件对某工程
进行模拟计算,并对计算结果与设计工况对比,验证模型正确性。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系统设计
和运行提供指导,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系统优化提出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0.
真空碳酸钾脱硫与WSA 制酸工艺的应用及改进
严 涵 刘建中 罗红妍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6
): 37-.
摘要
(
50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真空碳酸钾脱硫工艺与WS A 制酸工艺的流程及特点,介绍了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
施。通过对脱硫效率低、管道堵塞和腐蚀等问题的分析和优化,使脱硫效率显著提高,制酸装置稳定运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1.
CDQ 粉配煤炼焦试验研究与试生产
刘克辉 程启国 田 静 鲍俊芳 宋子奎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6
): 12-.
摘要
(
48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3 种粒级的C D Q 粉配肥煤进行1 8 组容惰性试验、1 k g 小焦炉配煤炼焦试验、4 . 3 m 焦炉试生产
等分析,提出只要有相对充足的黏结性,CDQ 粉参与配煤炼焦时,焦炭质量可以满足高炉生产需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2.
煤焦油中甲苯不溶物含量升高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钱虎林 王 军 孙晴亮 胡学松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6
): 51-.
摘要
(
47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影响煤焦油中甲苯不溶物含量的配合煤细度、装煤量、炉顶空间温度等因素,通过提升装煤量、
提高生产稳定性、强化焦油氨水分离、规范焦油取样过程等措施使焦油质量得到改善,达到客户要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3.
焦炉煤气中氮气组分变大的制LNG 工艺研究
苗社华 王 军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6
): 41-.
摘要
(
44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解决了焦炉煤气制L N G 工艺中实际运行的焦炉煤气组分比设计的焦炉煤气组分中氮气含量偏高的
问题,焦炉煤气中氮气组分偏高会直接导致液态天然气中氮气组分偏高,使得L N G 中甲烷(CH4)< 99%,氮气(N2)
> 1%,同时又使得富氮气中甲烷含量在1 % ~ 2 % 之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4.
焦化废水提质工艺技术改进
钟继生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6
): 76-.
摘要
(
44
)
可视化
收藏
新建生化系统单独处理回转窑脱硫、煤气重整、微晶吸附等工艺废水,原生化系统出水深度处理后与
新建生化系统出水共同进入废水深度处理单元的MB R 出水池,排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
一级A 排放标准和《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提高了水体质量,从而保护
生态环境及水源安全,提升社会效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5.
锅炉给水三冲量控制系统的改进
高忠仁 姜文波 刘平岳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6
): 30-.
摘要
(
43
)
可视化
收藏
相对于单回路反馈控制,三冲量控制系统对于锅炉汽包液位稳定有明显改善作用,为解决锅炉人工排
污干扰汽包液位的问题,本文在已有蒸汽流量前馈加汽包液位和锅炉给水量串级三冲量控制基础上,再次引入
锅炉汽包液位对锅炉给水量的前馈控制,形成双前馈- 反馈控制算法架构,它弥补了经典三冲量控制系统给水
量对锅炉液位变化不敏感的问题。采用了偏差死区技术,在汽包液位符合工艺要求前提下,尽量避免给水阀门
小幅反复动作,从而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现场实际应用后,汽包液位平稳,证明双前馈- 反馈控制算法的有
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6.
干熄焦低料位运行的降阻增效工艺改进
潘国建 郑成泽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6
): 21-.
摘要
(
43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某焦化厂解决热回收焦炉1 4 0 t / h 干熄焦生产能力不足问题。在干熄焦生产过程中存在风量小、
阻力大、排焦温度高、容易浮焦等问题。主要是从工艺角度出发,通过浮焦产生原因分析,提出低料位运行模式,
从根本上解决浮焦问题。并通过1 年多的运行实践,不断摸索完善低料位工艺管理制度,尽量消除不良影响因素,
保证干熄焦安全高效运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7.
7 m 焦炉煤气系统开工及生产实践
袁浩杰 吴江伟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5
): 36-39.
摘要
(
41
)
可视化
收藏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新建的2 座6 5 孔7 m 焦炉采用了一种新的初装煤及荒煤气联通方法,有效减少
了荒煤气的放散,投产后的煤气净化系统各项指标基本达到设计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8.
降低干熄焦烧损率的研究方向
王华明 刘海涛
燃料与化工 2025, 56 (
1
): 5-7.
摘要
(
39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介绍了干熄焦烧损的定义,估算了零烧损下的产汽率及部分产汽率下的烧损率,分析了烧损对企业经济
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造成烧损的原因,提出了进一步降低干熄焦率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9.
焦炉煤气生成与成分变化特性研究
保德山, 张秋林
燃料与化工 2025, 56 (
3
): 6-10.
摘要
(
39
)
可视化
收藏
焦炉煤气成分变化对稳定焦炭品质和煤气深度利用带来了挑战。通过深入分析全炉结焦时间(Ta)和不同
配煤条件下焦炉煤气成分的变化特征,并结合配合煤镜质体反射率(R0)表征焦炉煤气的变化特性。研究发现焦炉煤
气中H2 和CH4 含量随全炉结焦时间延长分别呈现正相关和负相关性,配合煤R0 < 1.0% 和1.0% ≤ R0 < 1.7% 分别
与焦炉煤气中CH4 和H2 含量呈现良好的正向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可通过结焦时间和配合煤镜质体反射率协同
匹配调节实现煤气品质的预判和调整,进而为煤焦化产业的发展和过程管控以指引,为提升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水平
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0.
提高马钢焦炉K3 系数的生产实践
王 军 李朝进 孙晴亮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5
): 14-16.
摘要
(
38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影响马钢焦炉K3 系数的因素,采取优化焦炉生产组织、提高设备保产能力、加强炼焦过程监控、
全面对标找差、强化炉体维护等具体措施,使得焦炉K3 系数得到了稳定提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1.
焦化含硫废液制酸技术介绍与对比分析
栗 磊 刘元德, 张素利, 白 玮, 王嵩林, 兴连祺,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6
): 44-.
摘要
(
38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焦化含硫废液制酸技术中3 种不同制酸工艺,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由对比分析可知,湿法进料
制酸工艺,工艺流程短、生产操作简单、连续稳定、经济合理、安全环保,是焦化含硫废液制酸技术的首选工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2.
一塔式碱法脱硫工艺在鞍钢鲅鱼圈的应用与实践
王春业 丁 伟 赵 锋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5
): 40-43.
摘要
(
37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塔式碱法脱硫工艺的工艺概况以及在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的应用情况。依据原有设计,
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局部改进。改进后工艺稳定,焦炉煤气H2S 出口合格率达到1 0 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3.
自动化联锁判定干熄焦锅炉爆管的应用研究
宁庆民 贺泽锋 李 帅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5
): 26-29.
摘要
(
37
)
可视化
收藏
鉴于干熄焦工艺系统的特殊性,干熄焦锅炉爆管不同于常规燃煤燃气锅炉爆管,爆管后的水蒸气在系统内与
炙热焦炭反应,迅速生成大量氢气及一氧化碳,如若处理不及时、措施不当,极易引发恶性事故。通过对干熄焦系统
的工艺特点及自动化联锁条件的研究,实现第一时间准确判断处理锅炉爆管故障,最大限度降低锅炉爆管所带来的经
济损失的目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4.
WSA 制酸尾气的综合治理
罗红妍 严 涵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5
): 52-54.
摘要
(
34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WS A 制酸装置尾气治理的现状,根据各种S O 2 和硫酸雾脱除方法的特点,结合生产实际,确定
了改造方案并实施。改造后针对装置试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确保了生产的正常运行和尾气的达标排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5.
硫酸铵满流槽及酸焦油采出系统的改造
张顺贤 王晓孟 王贺红 陈 梦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5
): 44-45.
摘要
(
34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硫酸铵满流槽及硫酸铵母液中酸焦油采出系统的改造,实现了满流槽密闭运行和酸焦油自动采出,
全部回收满流槽尾气,提升了工艺安全性,改善了现场环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6.
焦炉煤气HPF 脱硫工艺的优化与实践
王晨晖 曹开江 李沁兰 胡可轩 卓 立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6
): 33-.
摘要
(
34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确定了脱硫系统在超负荷的情况下适宜的工艺条件。通过加强相关指标
的管理,有效提高了脱硫效率,脱硫效率保持在9 8 % 以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7.
浅谈焦炉烟道废气脱硝催化剂的现场热再生
冯 承,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6
): 58-.
摘要
(
32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焦炉烟道废气脱硝方法中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的原理,简要阐述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
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及再生方式,并主要讨论了催化剂现场热再生技术的操作步骤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8.
焦炉尾气镍基催化剂脱硝性能研究
李 响 郭军超, 张 崴 黄金凯 王焕然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5
): 55-59.
摘要
(
32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活性炭负载金属N i 催化剂催化还原焦炉尾气中NO,探究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金属N i 催化剂具有较强还原N O 的能力, 3 N i / C A C - 6 0 0 催化剂在3 2 5 ℃时,NO 转化率可达1 0 0 % 。随着金属
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分散性逐渐降低,催化还原N O 活性增强;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分散性及还原
N O 活性逐渐降低。反应过程中,金属N i 被氧化,导致催化剂失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9.
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酚氰废水的正交试验研究
金玉涛 邢秀敏 张 浩
燃料与化工 2024, 55 (
5
): 60-64.
摘要
(
32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正交试验,利用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对焦化酚氰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不同的臭氧投加量、进水含泥量、
进水pH、停留时间4 个因素对出水色度、COD 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色度为50 度,COD 为100 mg/L 的条件下,
4 个因素对出水色度影响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为:进水pH >进水含泥量>臭氧投加量>停留时间。4 个因素对出水
COD 影响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为:臭氧投加量>进水pH >进水含泥量>停留时间。在臭氧投加量为200 mg/L、进水
含泥量低于5 mg/L、进水pH 在7.5 ~ 8.0 之间、停留时间20 min 的条件下,出水色度为5 度,去除率在90%。
在臭氧投加量为400 mg/L、进水含泥量低于5 mg/L、进水pH 在7.5 ~ 8.0 之间、停留时间3 0 mi n 的条件下,
出水C O D 低于2 0 m g / L , 去除率在8 0 % 以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0.
蒙古进口煤煤质特性对炼焦性能的影响分析
孙春凯 曹 强,
燃料与化工 2025, 56 (
3
): 1-5.
摘要
(
32
)
可视化
收藏
采集5 个进口煤样,通过单煤炼焦试验和煤质特性分析,研究进口炼焦煤对炼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采集
煤样分别为焦煤和1/3 焦煤,具有低灰、低硫和强黏结性的特点,而胶质体的流动性和结焦性能较差;实验发现进口
蒙古焦煤的焦炭反应性较低,而反应后强度较差约为50%。焦炭热强度主要受岩相区间分布、最大流动度和奥亚膨
胀度的影响,其中反射率分布对低阶煤的影响更为显著。配入42% 进口煤炼焦时发现,其可弥补反射率分布的缺陷,
使得镜质组呈集中分布且连续性较好,提升焦炭质量达到一级标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SSN 1001-3709
CN 21-1164/TQ
主管主办: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国内邮发代号:8-28
新闻公告
关于开通论文重合率自查的通知
《燃料与化工》网站正式升级!
《燃料与化工》关于稿件检测的公告
欢迎关注《燃料与化工》微信服务号
更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全年目次
按栏目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下载中心
论文模板
更多...
广告服务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