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钢现有1座石灰套筒窑,日产能力500t,其中冶金石灰约450t供炼钢使用,粉灰约50t供烧结使用。为了验证套筒窑冶金石灰CaO含量的控制指标,对冶金石灰进行了煅烧试验。试验发现:将冶金石灰CaO含量控制在88%~89%,无论是从节能降耗方面,还是从炼钢化渣效果方面都是可行的。
新疆博州西部矿业有限公司活性石灰生产线是由两条日产600t的活性石灰回转窑组成。该工程遵循以往工艺设计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经现场调试成功已投入生产。
通过总结400t•d-1和500t•d-1麦尔兹石灰窑运行经验与教训,对600t•d-1麦尔兹石灰窑进行了工艺改进,取得了明显效果。
借助SEM和XRD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用量的A、B、C 3种微粉添加剂对RM45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A、B、C 3种微粉添加剂均可以改善RM45微观结构,减少方石英相的生成。但以C添加剂效果最好。在RM45的原料中加入C后,消耗多余的部分SiO2,形成低熔点固溶物,使RM45内部无方石英相的生成。其性能可以与英产Molochite相媲美。
介绍了马钢耐火材料公司80m长小断面隧道窑的烘窑过程和烘窑要点,指出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准确控制温度和压力,确保烘窑过程的顺利进行。
分析了现有燃气石灰竖窑的现状,提出了燃气石灰竖窑以焦炉煤气为燃料煅烧石灰应注意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不透水性是黏土质炉顶砖的一个重要的性能。砖体随时间而降低的渗水性是砖体内气孔封闭过程的典型特征。由2种不同类型的原料混合物,在实验室炉中于800℃、900℃、1 000℃下煅烧生产的黏土质炉顶砖试样,测试其渗水性和气孔率等性能。砖体内气孔封闭过程尤其受到游离CaO的影响。在较低温度下煅烧后,以黏土砖为基础、方解石含量高的砖体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内部气孔封闭。来自方镁石分解和钙水化物Ca(OH)2的游离CaO发生水化引起了砖体内气孔封闭,与CaO相比,它在增大砖体内毛细孔的体积后将其封闭。
研究了黏土结合碳化硅耐火材料的性能。在1 500℃下烧结制备含20%~60%SiC的碳化硅、黏土熟料和黏土的压块。分析烧结压块的物理、机械和耐火性能,并讨论了相组成的变化。含有20%SiC和40%SiC的耐火材料,在一定载荷下具有高密度、高耐火度,并且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常常被用于高炉内衬中。在陶瓷工业中,含40%SiC和60%SiC的耐火材料,由于其中SiC的含量很高,在一定载荷下具有较好的热震稳定性、抗氧化性和耐火度,因此常被作为窑车和烧箱使用。
由于能形成铝酸钙液相,CaZrO3-βCa2SiO4-C复合耐火材料被用来防止或降低水口堵塞。研究了基于不同粒度级别的CZ-βC2S和石墨的配方对致密度参数、常温耐压强度和抗热震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添加抗氧化剂B4C前后的配方进行了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中颗粒尺寸含量较高的配方具有好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常温耐压强度,而碳含量高的配方致密化程度低。同时,B4C增强了研究试样的抗氧化性能。
烧结白云石的水化作用所导致的砖体结构恶化和生坯强度下降是白云石质耐火制品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使用适当的结合剂有助于保护烧结白云石。对烧结白云石制品中的不同结合剂(A型树脂、B型树脂、焦油和石蜡)进行了评定。用常温耐压强度、生坯试样直径随时间的线性变化以及经过1 400℃煅烧后的性能等指标选出最适合烧结白云石的结合剂。结果表明,石蜡更有助于生坯试样的抗水化作用,而用A型树脂做结合剂的试样在煅烧后性能最好。
铝酸钙水泥(CAC)和水合氧化铝(HA)在含水悬浮体中的作用是用来改善氧化镁水化反应的性能。利用所测pH值、表观体积膨胀、机械强度和气孔率以及水化-脱水实验来说明结合剂量的变化对耐火浇注料水化反应的影响。把对无结合剂、无MgO、无MgO和结合剂的试样所进行的测试作为参考。结果发现,通过使用结合剂并控制其添加量可以把MgO水化反应的有害影响尽可能降至最低。
碳化硅纳米粉是基于燃烧的方法合成的,燃烧合成在还原SiO2-Mg-C系统中进行,具有不同形态和平均粒径尺寸的二氧化硅粉作为初始粉末。结果说明,甚至可以用微米级的二氧化硅来合成纳米级的碳化硅粉。然而,合成的SiC颗粒的比表面积随二氧化硅前躯体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对燃烧波中碳化硅的形成机理也进行了讨论。
超细ZnAl2O4尖晶石水凝胶前体由Zn2+和Al3+的混合盐溶液合成,是纯氧化铝系统中的结合材料和烧结剂。800℃下水凝胶粉末是一些轮廊分明的ZnAl2O4尖晶石相。在氧化铝粉中加入小比例的前体并在不同温度下(1 350~1 500℃)煅烧制备了氧化铝密实体。测试烧后收缩率、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和常温耐压强度以研究其致密化程度。
按照不同的实验方案对碳化硼原料进行烧结,结果发现在2 108~2 226℃下进行无压烧结能得到高纯碳化硼制品,使用Al气和由SiC制得的Si气做为助烧结气,在2 226℃可得到高致密性的B4C制品,体积密度为2.455g?cm-3,约为理论密度的97.4%。
ISSN 1673-7792 CN 21-1544/TQ 主管主办: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国内邮发代号: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