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4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3-01-31
综述与专论
顶装焦炉技术与装备
于振东 张长青 朱郁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1-6. 
摘要 ( 5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7m顶装焦炉的特点及其所采用的废气循环与多段加热组合燃烧技术、焦炉炉体结构、焦炉机械、工艺设备、智能化控制技术、环境保护,7m顶装焦炉工艺设备先进,环保水平高,所产焦炭能够满足大型高炉的需要。

焦炉煤气低NOx燃烧技术研究进展
何选明 陈康 潘叶 吴梁森 李维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6-10. 
摘要 ( 2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焦炉煤气燃烧NOx排放情况和NOx生成机理,总结了废气循环、空气分级、燃料分级、高温贫氧、浓淡偏差燃烧、低NOx燃烧器、催化燃烧等低NOx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实现焦炉煤气低NOx排放燃烧是以后的研究重点。低NOx燃烧技术与传统的焦炉、锅炉等燃烧方式相结合,可望实现焦炉煤气的高效、低污染排放燃烧。
焦炉煤气;

煤焦技术
大型高炉用焦炭配煤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张德贵 左守宽 吕桂双 赵华 郑美荣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11-13. 
摘要 ( 2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满足大型高炉生产需求,开展了大型高炉用焦炭配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通过细化煤种分类、合理评价炼焦煤综合性能、优化配煤结构、确定合理库存等方法使焦炭质量达到了大型高炉生产需要的指标。

煤岩显微类型对成焦性能的影响
白永建 许德平 王永刚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13-16. 
摘要 ( 1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测定了7种炼焦煤的煤岩显微组分、显微煤岩类型及其焦炭的显微结构,发现有机组分基质中,矿物质均匀分布有利于成焦,而团块或大颗粒矿物质分布不利于成焦,显微矿化类型比例较高、显微矿质类型比例较低的高灰焦煤和肥煤仍具有良好的成焦性能,可作为配煤使用;气煤和瘦煤的显微矿化类型比例对其成焦性影响较小。

大型焦炉加热水平的改进及效果
李存涛 栾义涛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17-18. 
摘要 ( 2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7.63m焦炉炉顶空间温度偏高带来的不利影响,将加热水平由1 210mm加大到1 650mm。改进后炉顶空间温度稳定在850℃以下,降低了大型焦炉对稀缺煤种的依赖性,提高了化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稳定了煤气制甲醇系统的运行。

焦油渣添加技术的工艺改进
刘海东 马悦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19-21. 
摘要 ( 2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现有焦油渣添加工艺及存在的问题,重新设计了新型焦油渣添加工艺,具有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检修容易、投资少等优点,应用3年多累计添加焦油渣8 760t,如折成炼焦煤则该工艺经济效益为1 226万元。

高挥发分气煤变质研究及应用
王洪顺 周永平 张国星 高立东 李娟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21-23. 
摘要 ( 1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高挥发分印尼煤的煤质特性,研究了其煤质在不同环境下的氧化变质规律,得出了该印尼煤的合理使用期限,提出抑制变质的措施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扩展炼焦煤资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干熄焦锅炉给水处理方案比较
何玉涛 许桂瑛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24-27. 
摘要 ( 7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干熄焦锅炉给水的质量要求,介绍了目前国内干熄焦锅炉给水系统的处理工艺。对混合离子交换除盐与电除盐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供企业决策时参考。

机车连锁与自动控制在捣固焦炉的应用
王燕勇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28-30. 
摘要 ( 2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焦炉机车定位及连锁控制是保障推焦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利用编码电缆定位技术及无线扩频通讯技术,实现焦炉机车的连锁控制及自动走行控制,同时利用机车已有的自动控制单元,实现机车全自动控制。

贫瘦煤配煤炼焦试验及应用
苏斌1 张立岗2 罗万江2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30-32. 
摘要 ( 3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贫瘦煤进行工业分析、镜质组反射率分析和成焦分析,并对其进行20kg小焦炉的配煤炼焦试验和生产应用,研究分析表明,采用贫瘦煤配煤炼焦在合理调整配比的情况下能够生产出质量合格的焦炭。

干熄炉环形风道内环墙破损的原因及处理
郭永贵 杨广要 郭研文 杨红丽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33-34. 
摘要 ( 4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宣钢焦化厂干熄焦装置环形风道内墙出现破损坍塌现象,分析表明,墙砖的自身缺陷、耐火泥强度的降低以及风道内长期的变温和变压环境,是造成内墙破损的主要原因。为防止内墙的整体坍塌,及时对其进行了修补砌筑并在环部严重凸起处浇筑支撑柱。修补后干熄炉总体运行良好。

不黏煤混合气煤制备活性炭工艺条件研究
李亚男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35-37. 
摘要 ( 2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不黏煤配合气煤制备压块活性炭的工艺条件,探讨了活性炭吸附性能,实验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炭化温度550℃,炭化恒温时间30min,活化温度900℃,活化时间4h。压块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可达1 041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90mg/g,均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

煤气净化与化学产品加工
粗苯低温气相加氢结焦原因分析及对策
陈胜春 余刚强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38-41. 
摘要 ( 2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粗苯低温气相加氢易发生结焦的部位。通过工艺参数判断结焦堵塞情况,并对结焦原因做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通过增加预处理装置和加入阻聚剂以及加强生产管理,能够极大缓解结焦进程。

煤沥青沉降性能的快速评价方法
蔡闯1 陈莹2 王磊1 彭莉1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41-43. 
摘要 ( 2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煤沥青为原料,使用芳香烃和脂肪烃配制的混合溶剂为萃取剂,采用溶剂萃取─静置沉降工艺,分别考察了影响沉降效果的4个因素,快速准确地评价了煤沥青的沉降性能。结果表明,适宜工艺条件为:芳脂比1:0.6,溶剂比1:1,处理温度130℃,沉降时间4h。该方法简便、快捷、合理、投入少。

管式炉法负压粗苯蒸馏工艺模拟研究
齐荣1谭绍栋2黄恒波3余兆祥3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44-45. 
摘要 ( 2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模拟结果与生产指标对比,验证了管式炉法负压粗苯蒸馏工艺的可行性。从温度制度、能源结构及环境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负压粗苯蒸馏工艺可操作性强,优化了能源结构,减少了废水排放量。

WSA制酸工艺的优化
林文 史大勇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46-48. 
摘要 ( 2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该工艺的原理、流程及优缺点,并对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的制酸装置实现了长周期稳定运行。

改质沥青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王跃欣 岳进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48-50. 
摘要 ( 2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影响改质沥青质量的因素,采取了多种改进措施和工艺优化方法。在提高改质沥青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了改质沥青的扩产,延长了设备运行周期。

用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生产甲醇
刘建勋 张朋海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51-52. 
摘要 ( 3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甲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含有大量的H2、CH4和CO,是合成甲醇的宝贵原料。如果直接排入大气,会影响环境和空气质量,将其合成甲醇可以有效利用。

高效混凝沉淀净水技术在原水处理中的应用
杨永利 刘大伟 张长润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53-55. 
摘要 ( 2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效混凝沉淀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原水预处理技术,具有投入少、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结合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原水处理系统,系统地介绍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并同传统工艺、澄清池工艺、国外高效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了装置运行情况与经济效益。

填料塔中规整填料及相关装置的设计
徐进 王晓峰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56-58. 
摘要 ( 1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颗粒型填料和规整填料,分析了气液再分布装置的设计要求、喷淋密度确定、设计计算、结构设计等,指出溢流槽式再分布器是适应性较好的分布器,特别适用于大流量操作。

废气回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钟继生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58-60. 
摘要 ( 2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宣钢焦化厂采用ECS系统将煤气净化产生的废气污染物集中收集引入煤气洗涤系统进行净化吸收处理,并对ECS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技术改进,同时介绍了ECS系统的工艺流程调节原理和控制设计。ECS系统的引入解决了煤气净化产生废气污染的难题,取得了节能、减排的显著成效。

国外文献
德国迪林根3号新捣固焦炉
孙思伟 郑文华 陶益新
燃料与化工. 2013, 44(1):  61-61. 
摘要 ( 1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